0
冯志刚

冯志刚

中国大陆教师
别名:未知
身高:未知
星座:未知
人气:59°

介绍:冯志刚:1969年4月生,湖南南县人 ,硕士,1994年7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 。中学高级教师,上海市业余数学学校教练员,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民进上海市徐汇区第十三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冯志刚长期从事数学奥林匹克教学,在教学中注重点面结合,对数学班的尖子学生开展小班教学,为学校和上海市培养了许多数学英才。任教11年内,所教学生中,屡次在各级数学竞赛中获奖,仅在1997-2001年,这五年间,有40多人次在上海市高三数学竞赛和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获得市级一等奖,约占全市获市级一等奖学生数的四分之一;有16人次获得参加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冬令营)的资格;所教学生吴忠涛三次进入国家集训队,并作为2000年中国国家队队员参加了在韩国举行的第41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吴忠涛同学在第41届IMO中获得金牌,实现了上海中学在学科竞赛中,获得国际金牌的零的突破。

详细资料

基本情况

1990年华东师大本科毕业,在上海中学任教,历任数学教师、教学处副主任、教学处主任、副校长。

1997年晋升上海市中学高级教师,1999年华东理工大学硕士毕业。

2003年起,他多次出任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国队副领队。

2012学年第二学期接替唐盛昌担任上海中学校长一职。

教育特色

在教学中,我始终贯彻“高观点、低起点,把现代数学思想渗透到教学中”的数学教学思想。坚持以初等数学的基本要求为起点,用高等数学的观点和思想方法将初等数学的各个分支统一起来,注重数学思想的早期渗透。

“没有人能教会你数学,学生只有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教会自己。”这是我经常告诫学生的话。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我的学生自学,并希望他们刻苦努力,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尽力做到最好,朝着自己的目标踏踏实实的前进。

“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还得有较高的英语和计算机水平。利用Internet了解国外的数学竞赛情况,把握最新资料,在我的教学中显得特别重要。数学班的学生,作为一个整体,他们有极大能量,当这些能量集中在数学竞赛学习上时,作为任课教师,如何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呢?最难的莫过于资料的缺乏。我从1997年开始在Internet上查阅资料,当然要这些资料从教师手中第一时间内到学生手中,需要教师有过硬的专业英语水平。对英文版的中学数学问题,我已经不必借助字典即可翻译出来,同时由于专业过硬,对问题的难易可以较好地把握,从中挑选适合我的学生的问题显得游刃有余。

“数学班的学生需要在数学竞赛方面花相当大的精力,但是,在我的教学字典里没有“题海”两个字。教学中,我经常将一些具有代表性、足以反映思想、把握方法的问题在课堂上认真宣讲,加上我的学生都在数学方面特别有天分,因此,他们在领略数学美的同时,可以在不长的时间内,在初等数学方面的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主要业绩证明:2000获中国科协表彰、2001-2003徐汇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数学通讯》编委会编委

音像资料在学校电教室有一些公开课录像。

论文论著

一 文章

1.硕士论文:“良序套张量积的代数中的强不可约算子”。1999年4月通过答辩。

2. 《构造多项式解题》,发表于《数学通讯》(武汉,华中师大数学系)1994年第2期;

3. 《操作问题》,发表于《数学通讯》(武汉,华中师大数学系)1994年第12期;

4. 《数论中的存在性问题》,发表于《数学通讯》(武汉,华中师大数学系)1996年第3期;

5. 《第33届IMO中国国家队选拔考试试题及解答》,与学生合作,发表于《数学通讯》(武汉,华中师大数学系)1992年第8期;

6. 《1995年上海市高中数学班、理科班选拔测试》,(该试题由我命题),发表于《数学通讯》(武汉,华中师大数学系)1995年第10期;

7. 《1997年波兰数学奥林匹克》,与学生合作,发表于《数学通讯》(武汉,华中师大数学系)1998年第3期;

8. 《第3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由本人编辑,发表于《数学通讯》(武汉,华中师大数学系)1998年第12期;

9. 《第27届美国数学奥林匹克(USAMO)》,由本人指导,学生习作,发表于《数学通讯》(武汉,华中师大数学系)1999年第1期;

10. 《1998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由本人指导,学生习作,发表于《数学通讯》(武汉,华中师大数学系)1998年第3期;

11. 《第16届巴尔干数学奥林匹克》,用笔名“至刚”,发表于《数学通讯》(武汉,华中师大数学系)1999年第11期。

12. 《三线坐标及其应用》,由本人指导,学生论文(获上海市二等奖)

二 著作

1.《高中竞赛数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两卷(上下册)共四本,参与编写了第一卷(上下册)的近50%(约25万字)。

2.《高中数学奥林匹克全国竞赛基础教程及应试指导》(光明日报出版社,1994年8月),参与编写了其中的11讲(约10万字)。

3. 《数学奥赛导引》上、下册,2001年4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 《奥赛教程》,2000年10月,华东师大出版社(高一分册)

此词条未经许可copy自biadu百科

首页

电视剧

返回顶部

电影

动漫